花儿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重生:从大食堂开始 > 第67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
    第67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

    按照这么个搞法,农场的职工必定会怨声载道,赵大军这个场长的工作还怎么做?局里这是一点自主权都不给了,今后若是在拨款上一卡,大家都得饿肚子。

    “要不和局里定一个阶梯式分配方案?我打个比方,比如咱们一年养了8头猪,局里全拿走。养了10头猪,给咱们留一头,养了15头猪,给咱们留两头.”

    现在还不能提承包,只能从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方面入手。

    这就需要农场扩大生产,再像以前一样吊儿郎当可不行。老龙河农场的基础还是不错的,就是责权利没有划分好,大家干活不主动积极。

    “很难!现在像楚小卫他们都已经转为了正式职工,工资按月发,局里不会答应你说的分配方案的。不过,我可以去试试,争取让大家都勤快一些。”

    赵大军不太适应现在的变化,但还是想做点什么。

    今年已经过了大半,总得为来年考虑考虑。

    只不过场部这么些人都没啥好主意,只能从扩大种植面积上着手。有人提出明年增加小麦和玉米的产量,有人提出扩大养殖规模等等。

    杜少杰现在能明白赵大军的难处,局里的投入不足且奖罚不分明,职工们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啊。

    他哪怕有再多的想法,现阶段也不适合提出来。再说了,人赵场长只是来找他喝酒,倒一倒心里的苦水,并没有向他问计的意思。

    一瓶酒大部分进了赵大军的肚里,对方有点晕晕乎乎的就此离去。

    接下来到了秋收的季节,整个农场变得忙碌了起来。

    作为后勤保障的重要一环,食堂从即日起要供应所有参与秋收人员的早、午两餐,上午和下午还要送绿豆汤去田里。

    杜少杰清早起来,先锻炼身体,然后就直接去了食堂。

    早餐供应素馅大包子、玉米糊糊,以及一大盆凉拌三丝。

    灶上的绿豆汤也已经煮上,到了上午,杜少杰骑着三轮车,将几大桶绿豆汤送到了田间地头。

    “杜师傅,辛苦了!中午准备做啥好吃的?”

    职工们见到杜少杰,都纷纷笑着和他打招呼。

    “中午吃拉条子,管饱!”

    杜少杰将三轮车停下,赵大军看看时间让大家休息一会。

    不少人拿着喝水的大茶缸走过来,杜少杰便开始给他们舀绿豆汤,保证每个人都能喝到,不够的还能再加。

    等这头忙活完,他便骑车回到食堂,差不多要准备炒菜了。

    李桂香上午买了一些羊肉回来,拌面的菜不需要太多的肉,蔬菜倒准备了不少。

    芹菜、青椒、辣皮子、皮牙子、西红柿、韭菜,杜少杰炒了一盆芹菜辣子肉和一盆韭菜肉。菜炒好之后,他就和秦小妹一起拉面。

    这时候前来就餐的职工陆续走了进来,李桂香开始给他们打饭。

    或许是今儿干了重活的原因,有些人吃完了还要求加面:“杜师傅,再来个加面呗,没吃饱。”

    他们不和李桂香说,而是冲着后厨大声的喊道。

    “李大姐,给他们加面,吃饱了一会好干活。”

    杜少杰没觉得麻烦,能吃才有力气,自己再辛苦也就这么几天的时间。

    李桂香嘟囔了一句,便敞开给这些大肚汉加面。

    这顿饭大家吃的都很满意。

    等秋收工作结束,赵大军开会表扬了食堂,说这次的后勤工作做的很到位,职工们好评如潮。

    散会之后,赵大军特意来找了杜少杰:“今年场里准备试种冬小麦,我从农科院请了几个行家过来进行技术指导,他们明天到,麻烦杜师傅一定要招待好。”

    杜少杰心下了然,明白这是要开小灶。“场长请放心,我会尽量让人家吃的满意。”

    老龙河农场所在的区域,从各方面的条件来说,应该是可以种植冬小麦的。

    往年场里没有进行尝试,倒不完全是不思进取,关键是没有这方面经验和技术,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资金。

    风险不可控,所以也没人提这茬。

    最近一段时间赵大军被局里给逼急了,集思广益之下,决定尝试种植冬小麦。

    好在今年以来,各行各业都开始转向“促生产”。他联系了农科院那边,正好有几个这方面的专家恢复了工作,他就托关系请人家来一趟。

    如果可行,冬小麦的试种面积大约会是春小麦的四分之一。

    面对巨大的压力,赵大军也是豁出去了。

    “嗯,我相信你能很好的完成任务。”

    赵大军说完,就准备离开。

    这时,杜少杰的脑子里灵光一闪,忽然有了一个想法。

    “场长,既然你都这么拼了,何不再顺便建几个蔬菜大棚?咱们以后要是能和农科院这边打好关系,技术支持大概没问题吧?”

    杜少杰想到了整个冬天的白菜、土豆和萝卜,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
    冬季缺少新鲜蔬菜,如果大棚能搞成,真是善莫大焉。

    “对呀!我怎么没想到?嘿嘿,到底是高中生,脑子就是灵光。我回头就找局里要一笔资金,这事有搞头。”

    赵大军犹如醍醐灌顶,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。

    比起种植冬小麦,蔬菜大棚的效果可是立竿见影的。

    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,蔬菜大棚并非新鲜事,早在60年代就已经初步普及。只不过现阶段的蔬菜大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周边,大概要等到80年代才会得到大力发展。

    冬天的新鲜蔬菜很金贵,想换点肉、清油等紧俏物资都很容易。

    杜少杰高中没毕业就参加了工作,说是高中生也可以。不过这种事他最多提一个建议,剩下的事情就和他没关系了。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上午。

    农科院的五位技术员乘车来到了农场。

    赵大军先陪着他们四处转了转,查看了周边的地理环境。然后来到田间地头,看了一下土壤、水利设施等,最后还查阅了往年的气象记录。

    “孙教授,伱觉得我们这儿适合种植冬小麦吗?”

    “可以!农场的地理位置很优越,刚好处于老龙河河谷的中心地带。气温和其他条件都适合,值得尝试。另外,别喊我教授,我现在只是一名技术员。”

    五人当中年龄偏大的那位,五十岁左右,中等身材,微微有点谢顶。

    他叫孙强,曾任农科院研究员,今年恢复工作之后只挂了个技术员的头衔。

    孙强是小麦育种与栽培方面的专家,所以他的话具有很强的可靠性。

    赵大军不禁露出了欢喜的神情,笑着说道:“那可太好了!谢谢,接下来还希望你能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,毕竟农场之前没有种植过冬小麦。”

    感谢各位大佬的投票!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