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儿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> 第103章 王承恩再任“秉笔太监”
    姜饼的小院又短暂的平静了一段时间。



    朱瞻基一直赖在这里,没有什么想回永乐朝的心思。



    崇祯父子嘛,由于在明末那个时期已经上了李自成的黑名单了,这会儿也不敢回去,索性也住了下来。



    他的儿子朱慈烺很是聪慧。



    或许是因为经历了种种变故的原因吗,虽然还是个少年模样,却已经十分的早熟,对于一些现代化的东西,接受起来比崇祯都要快。



    而他的两个弟弟,早就被什么电视啊手机啊之类的东西给吸引得乐不思明了。



    王承恩回来后,原本家里的活计基本上都是由他给承包的。



    但现在,朱棣送了四个女人过来,朱元璋为了和儿子一较高低,也送了四个完美女人过来。



    这八个女子各有各的美艳,要是放在现代社会,那简直就是万人追捧的女神级别。



    然而她们身上却没有丝毫女子的娇气,反而各种活计信手拈来,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。



    甚至还兼具武艺,俨然成了姜饼小院的八大保镖,寻常男子三五人都不一定能近她们的身。



    一来二去的,王承恩反而清闲了起来。



    但他再怎么说也是最早过来的老人,也是崇祯朝最有地位的大太监,索性被众人推举成了小院总管,那八名女子由王承恩统筹管理。



    不得不说,能当崇祯最信任的大伴,王承恩是有些能耐在身上的。



    在他没来之前,八名女子表面上客客气气,实际上或许是为了自己那一朝的脸面,各种明争暗斗,不管什么都要比个高低。



    这些事情嘛,对于姜饼也好,朱瞻基也好,都只是些许小事,她们愿意闹就闹好了,只要不是太过,也懒得去管。



    但王承恩主事后却不这么认为。



    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。



    这一直是他在宫中的信条。



    别看他平时在众人面前一副老好人的样子,可在宫中的时候,那是多少太监的老祖宗,威严一摆出来,可不是那八名宫女所能承受的。



    只一日的功夫,八人就在王承恩的管束下变得服服帖帖,再也没有了之前那种明争暗斗的场面。



    在这期间,朱棣也抽空过来了一次。



    他那边的货币改制也搞的差不多了。



    相比起洪武年间来说,在永乐年间搞这个要更容易的多。



    反正大明宝钞在老百姓的眼中早就和废纸没什么差别了,朱棣索性下了道政令,直接彻底废除大明宝钞,而彻底改用由夏原吉主持制造的新钞。



    不但模样优美,而且仿制极难。



    有了大明宝钞的前车之鉴。



    这次在发行新货币的时候,朱棣可是做了充足的准备,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例。



    饶是如此,之前民间对大明宝钞的信誉已经基本为零了。



    在得知现在的永乐皇帝又要发行新钞,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老朱家又想坑钱了。



    起初的发行十分的困难,基本上没什么人愿意使用新钞。



    但有朱高炽和夏原吉从中辅佐,也是和朱元璋的方法类似,先在京城中施行,逐渐在推广到地方。



    果然,这次做了充足准备和严格限制的永乐新钞,在最开始的抵制过后,人们逐渐尝试便发现,使用这玩意可比每天带着沉甸甸的银子方便的多。



    很快就形成了一股风潮。



    无论是在洪武朝还是永乐朝,百姓们都习惯性的跟风。



    没多久的功夫,使用新制货币的风气就瞬间传遍了整个国家。



    朱棣这次过来,本意上是为了消遣一下。



    之前货币改革他头都搞的有点大了。



    虽然主要负责人是夏原吉和朱高炽,但他也从中出了不少力,这次本来是打算过来放松放松的。



    只不过嘛,来到姜饼小院中,不可避免的又会谈到一些利于国家的东西。



    交谈之中,朱棣得知了老爹那边都已经开始施行新学改革了,自然而然的不想落下脚步,于是向姜饼请教了起来。



    看着这对父子几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脾气,姜饼哑然失笑。



    很快就将之前和朱元璋讲的东西原封不动的告知了朱棣。



    对方听完后一样的喜出望外。



    正事摆在面前,些许消遣就算不了什么了。



    朱棣风风火火的过来,又风风火火的离开。



    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永乐朝开展新学了。

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家伙真的是人老心不老。



    一大把年纪了还挺能折腾的。



    看着这么一个雷厉风行的老头,谁能想到在原本的历史中,朱棣这会儿早去世了。



    没想到捡回了一条命后,居然变得比以前还充满精气神了。



    大家目睹着朱棣离去的背影,都忍不住摇头轻笑。



    “对了老王,刚刚我说的那些东西都记下来了吧?”



    “姜先生您放心,咱家都已经写好了。”



    王承恩手上捧着一本小册子笑道。



    自从姜饼这里人越来越多后,他发现要是每个人自己都要重复之前说过的话,那未免也太繁琐了些,再者说。



    之前说过的东西,他还真不一定能想得起来。



    有时候和这个人说了些东西吧,转头等另一个人来了,又提的是其他的事情,之前的又忘在了脑后。



    他毕竟也不是专门教书的先生,不可能面面俱到。



    于是姜饼索性想了个法子,以后就让专人把自己说过的话(有意义)都记录在册子上。



    如此一来,后面再有什么王侯将相来了,问到相似的事情,那就自己去翻姜饼语录吧,省的自己不断重复。



    他觉得自己能想到这样的方法,简直就是个天才。



    至于这个所谓的专人,目前是由王承恩担任。



    他在此之前就曾任过秉笔太监一职,说起来也算专业对口了。



    记录姜饼说的那些东西,自然不是什么难事。



    只不过若是还用毛笔来写,未免有些麻烦,又占位子。



    于是在教会对方使用现代硬笔字后,改由钢笔记录。



    对于这种轻轻松松就能写出蝇头小字的钢笔,所有人都大感兴趣。



    无奈之下,姜饼索性从商城里一人买了一支,让他们自娱自乐。



    喜欢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请大家收藏:(www.csw888.com)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(丝袜小说网)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