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儿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我要做皇帝 > 第一千五百九十八节 奖惩
第一千五百九十八节 奖惩
要离刺荆轲 / 著 投票 加入书签
()
()
()
不提那几个文官心里面的那点小心思,大朝议继续进行。
丞相晁错出列奏道:“臣错昧死以奏陛下:陛下明诏臣等曰:万物不同,而用之于人异也……”他先是复述了一遍方才的诏书内容,口吻和神态像极了后世那些引用上级指示神和xx讲话的官僚(实际上本质也差不多),然后叩首道:“臣闻圣训,深为天下窃喜,有陛下之圣德,何愁三代不至……”
晁错的马屁功夫
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他这个丞相,没有前任周亚夫那么深厚的根基和情感。
要想稳坐相位,就得千方百计的与刘彻处好关系,并极一切可能得到刘彻的支持和信任。
因为他是丞相,是主持国政的丞相。
位高权重,难免会有非议,会有攻仵。
一个不小心,就可能被猜疑被怀疑。
不像周亚夫,身为丞相,同时身兼武苑山长、甘棠丞、祭酒,深得未央宫、长乐宫信任。
所以可以不拍马,可以不钻营,可以跟皇帝顶牛。
他本身的威望也足以让他一人就能镇压九卿,压服郡国,让群臣避道,命公卿俯首。
但他晁错呢?
不仅仅没有这些条件,反而有一堆想看他死的敌人。
儒生、黄老派的贵族,还有宫廷内外那些曾经深恨他的宦官、文臣。
但凡只要未央宫的主人对他不信任了,甚至有些猜疑了。
那他的下场,一定会很惨!
汉室虽有将相不辱之制,但这个世界上,杀人最狠的从来不是刀子,而是笔杆子。
张欧的下场如何?人皆知。
况且,他晁错也不是一个人。
他身后维系的是整个法家的名声和未来。
是以,哪怕他本身不喜拍马逢迎,但却不得不去学习和研究。

只要态度到位就可以博得欢心。
果不其然,晁错这话刚说完,刘彻便龙颜大悦,脸上的笑容堆磊了起来,非常受用。
晁错见状立刻就接着道:“臣本卑鄙,幸陛下不弃,敢不披肝沥胆、鞠躬瘁为陛下效死?谨奏丞相府去岁考绩名录,以呈陛下御览……”
说着,晁错便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,呈递
这也是元德六年之后就定下的规矩,考绩百官,先从丞相府开始。
丞相府首先要自查、自纠和自我考核。
为了防止这种自查自纠流于表面,变成一个过场,刘彻甚至规定:丞相府的考绩由丞相长史亲自负责,且采取责任制。
换句话说,
然而,一旦

长史出了问题,丞相也跑不掉!
板子打下来,就算没有伤筋动骨,也肯定要削掉脸皮。
这就迫使丞相府本身不得不去用心此事。
事关乌纱帽甚至性命前途,谁敢不用心?
刘彻接过一个侍中传递来的奏疏,打开看了看,自然晁错呈递的只是一个丞相府考绩的简要汇总。
通篇也不过千余字,只是提了些关键和重点,讲了讲过去一年丞相府的主要政绩和
而具体的数据和关键的档案,自然早就封存到了兰台,
一旦
查出问题,相关人等就等着被训吧!
而晁错现
至少,只是看这个奏疏的内容,刘彻就差不多能知道,去年晁错上任的所作所为和成绩,
这就够了!
皇帝只要抓重点,抓战略,抓布局就行了。
具体事务,自然有具体官吏去执行和部署。
汉室也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自我执行体系,就算有问题,也有御史大夫衙门和绣衣卫
“丞相辛苦了……”刘彻合上奏疏,笑着道:“今岁,丞相府诸卿还需继续努力……”
“诺……”晁错闻言,放下心中的石头,他上任之后,
但现
这就好!
这便能让自己有更大的活动空间,可以去做更多事情!
晁错之后,九卿各部门,包括楼船将军衙门、主爵都尉、京兆尹、卫尉,都各自上报和报告自己本身的情况。
总的来说,九卿各司以及主要职能机构,
就连已经衰微的大鸿胪衙门,也做了些动作,主动简了机构,主动派遣了大批官吏前往幕南配合郅都的行动。
而成绩最突出的,莫过于大农和少府了!
尤其是少府,新任少府卿赵禹,新官上任三把火,把把烧向了少府本身的顽疾。
少府六丞
同时,赵禹还改革了少府的办事流程,简了大批不必要的机构,同时将数百名滥竽充数的庸吏清退掉了。
虽然也因此,赵禹被少府上下无数人记恨和痛恨。
但刘彻却很满意。
特地
同时也是放话给少府上下的渣渣们:别想阻扰和破坏赵禹的改革,朕就是少府卿的靠山!
等中央有司机构的情况汇报完毕,太阳便已经升起,殿外起了大雾,刘彻于是下诏,命有司将
同时分批次的召见这些郡国上计吏、官吏,一一审核和评判他们的政绩和为官治政之策。
做得好的,就嘉奖甚至直接当朝提拔。
有优秀县令,直接被提升为郡主薄和都邮乃至于直接提拔到中央为官的。
也有特别优秀的郡守,被刘彻重重表扬,增加他的官爵、特权,甚至褒奖他的父母,赏赐他的家族。
将这些人统统纳入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的‘循吏’名单,其实就是汉室的中组部重点培养名单。
进了这个名单的官吏,都是作为未来九卿或者中央机构负责人的方向去定点培养的。
很多人的升迁任免,甚至将直接由刘彻决定。
他们哪怕犯罪,也得由刘彻决定是否准许逮捕。
有得意者,自然也有倒霉蛋。
十余个郡守,因为考绩成绩极度不合格,而被刘彻申斥,其中三人被当场下令革职、免官,剩下的人最好的下场,也只是戴罪立功。
这戴罪立功
首先,他们全部会被调离现任。
他们将会被调去帝国最艰苦的地方,譬如幕南、长沙、吴越之地。
其次,全部都将被降级,从郡守直接降到县令都不是稀罕事。
反正,刘彻也不愁没有文官自从考举规模不断扩大后,现
你不合作,你要调皮,有的是愿意合作,乐意效死的人。
而且这些人能从函谷关一直排队排到萧关。
,请用搜索引擎各种小说任你观看
_ad_hf();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
_ad_bottom();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。 不提那几个文官心里面的那点小心思,大朝议继续进行。
丞相晁错出列奏道:“臣错昧死以奏陛下:陛下明诏臣等曰:万物不同,而用之于人异也……”他先是复述了一遍方才的诏书内容,口吻和神态像极了后世那些引用上级指示神和xx讲话的官僚(实际上本质也差不多),然后叩首道:“臣闻圣训,深为天下窃喜,有陛下之圣德,何愁三代不至……”
晁错的马屁功夫
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他这个丞相,没有前任周亚夫那么深厚的根基和情感。
要想稳坐相位,就得千方百计的与刘彻处好关系,并极一切可能得到刘彻的支持和信任。
因为他是丞相,是主持国政的丞相。
位高权重,难免会有非议,会有攻仵。
一个不小心,就可能被猜疑被怀疑。
不像周亚夫,身为丞相,同时身兼武苑山长、甘棠丞、祭酒,深得未央宫、长乐宫信任。
所以可以不拍马,可以不钻营,可以跟皇帝顶牛。
他本身的威望也足以让他一人就能镇压九卿,压服郡国,让群臣避道,命公卿俯首。
但他晁错呢?
不仅仅没有这些条件,反而有一堆想看他死的敌人。
儒生、黄老派的贵族,还有宫廷内外那些曾经深恨他的宦官、文臣。
但凡只要未央宫的主人对他不信任了,甚至有些猜疑了。
那他的下场,一定会很惨!
汉室虽有将相不辱之制,但这个世界上,杀人最狠的从来不是刀子,而是笔杆子。
张欧的下场如何?人皆知。
况且,他晁错也不是一个人。
他身后维系的是整个法家的名声和未来。
是以,哪怕他本身不喜拍马逢迎,但却不得不去学习和研究。

只要态度到位就可以博得欢心。
果不其然,晁错这话刚说完,刘彻便龙颜大悦,脸上的笑容堆磊了起来,非常受用。
晁错见状立刻就接着道:“臣本卑鄙,幸陛下不弃,敢不披肝沥胆、鞠躬瘁为陛下效死?谨奏丞相府去岁考绩名录,以呈陛下御览……”
说着,晁错便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,呈递
这也是元德六年之后就定下的规矩,考绩百官,先从丞相府开始。
丞相府首先要自查、自纠和自我考核。
为了防止这种自查自纠流于表面,变成一个过场,刘彻甚至规定:丞相府的考绩由丞相长史亲自负责,且采取责任制。
换句话说,
然而,一旦

长史出了问题,丞相也跑不掉!
板子打下来,就算没有伤筋动骨,也肯定要削掉脸皮。
这就迫使丞相府本身不得不去用心此事。
事关乌纱帽甚至性命前途,谁敢不用心?
刘彻接过一个侍中传递来的奏疏,打开看了看,自然晁错呈递的只是一个丞相府考绩的简要汇总。
通篇也不过千余字,只是提了些关键和重点,讲了讲过去一年丞相府的主要政绩和
而具体的数据和关键的档案,自然早就封存到了兰台,
一旦
查出问题,相关人等就等着被训吧!
而晁错现
至少,只是看这个奏疏的内容,刘彻就差不多能知道,去年晁错上任的所作所为和成绩,
这就够了!
皇帝只要抓重点,抓战略,抓布局就行了。
具体事务,自然有具体官吏去执行和部署。
汉室也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自我执行体系,就算有问题,也有御史大夫衙门和绣衣卫
“丞相辛苦了……”刘彻合上奏疏,笑着道:“今岁,丞相府诸卿还需继续努力……”
“诺……”晁错闻言,放下心中的石头,他上任之后,
但现
这就好!
这便能让自己有更大的活动空间,可以去做更多事情!
晁错之后,九卿各部门,包括楼船将军衙门、主爵都尉、京兆尹、卫尉,都各自上报和报告自己本身的情况。
总的来说,九卿各司以及主要职能机构,
就连已经衰微的大鸿胪衙门,也做了些动作,主动简了机构,主动派遣了大批官吏前往幕南配合郅都的行动。
而成绩最突出的,莫过于大农和少府了!
尤其是少府,新任少府卿赵禹,新官上任三把火,把把烧向了少府本身的顽疾。
少府六丞
同时,赵禹还改革了少府的办事流程,简了大批不必要的机构,同时将数百名滥竽充数的庸吏清退掉了。
虽然也因此,赵禹被少府上下无数人记恨和痛恨。
但刘彻却很满意。
特地
同时也是放话给少府上下的渣渣们:别想阻扰和破坏赵禹的改革,朕就是少府卿的靠山!
等中央有司机构的情况汇报完毕,太阳便已经升起,殿外起了大雾,刘彻于是下诏,命有司将
同时分批次的召见这些郡国上计吏、官吏,一一审核和评判他们的政绩和为官治政之策。
做得好的,就嘉奖甚至直接当朝提拔。
有优秀县令,直接被提升为郡主薄和都邮乃至于直接提拔到中央为官的。
也有特别优秀的郡守,被刘彻重重表扬,增加他的官爵、特权,甚至褒奖他的父母,赏赐他的家族。
将这些人统统纳入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的‘循吏’名单,其实就是汉室的中组部重点培养名单。
进了这个名单的官吏,都是作为未来九卿或者中央机构负责人的方向去定点培养的。
很多人的升迁任免,甚至将直接由刘彻决定。
他们哪怕犯罪,也得由刘彻决定是否准许逮捕。
有得意者,自然也有倒霉蛋。
十余个郡守,因为考绩成绩极度不合格,而被刘彻申斥,其中三人被当场下令革职、免官,剩下的人最好的下场,也只是戴罪立功。
这戴罪立功
首先,他们全部会被调离现任。
他们将会被调去帝国最艰苦的地方,譬如幕南、长沙、吴越之地。
其次,全部都将被降级,从郡守直接降到县令都不是稀罕事。
反正,刘彻也不愁没有文官自从考举规模不断扩大后,现
你不合作,你要调皮,有的是愿意合作,乐意效死的人。
而且这些人能从函谷关一直排队排到萧关。
,请用搜索引擎各种小说任你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