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儿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大明望族 > 第六百九十四章 克绍箕裘(四)
第六百九十四章 克绍箕裘(四)
雁九 / 著 投票 加入书签
()
()
()
整个儿年节里,钱宁府上就没断过宾客,礼直到手软。
不,如今不能叫钱府了,要改叫“朱府”了——当今了钱宁为义子,还赐了国姓。
钱宁这机灵的,当天就找了匠人加急赶制了匾额、灯笼,麻利变成“朱府”。
朝臣那边,当然是炸了锅,弹劾的折子一摞一摞往上递。
有直接弹劾钱宁的,如监察御史周广上书:“锦衣卫指挥朱宁本太监钱能奴仆,不宜冒皇姓、称义子,怙宠乱政。”又言宫中番僧乱政,正当逐。
也有站
这两位素来刚正耿直,非是某些藩王可以用钱帛买之辈,所代表的,也是朝臣的主流态度。
而皇上的态度呢?
这位老神
老大人们苦劝一番,结果却是……
第二日,皇上先是“赐义子百二十七人俱姓朱氏”——
其中有宫中侍卫、宦官子侄,又有市井人物,反正是他看着顺眼的,就都划拉到身边成了义子。
你说他青宫空虚?他就能拿“干儿子”给你填满了!
随后又赐了天梁宫观主天梁子真人度牒二百道。
你说他亲近番僧,他就能亲近一下道人给你看!
虽说皇上打小儿就是这肆意妄为的脾性,但近年来已是靠谱许多了,尤其是山东开海、宗藩条例出台、清丈田亩等善政的提出,以及迅速除掉刘瑾,都让朝臣们觉得皇上长大了,开始有些明君气象了。
可这回,他好像一下子又变回那个率性胡闹的少年天子了,越是上书劝谏他越同朝臣们对着干。
就这么折腾着,就过了年。
太庙司香?没这回事。
宁府小公子就很尴尬了,大约不甘心空手而归吧,便适时“染恙”,请求留京养病。
皇上乐意不乐意,这大冬天的,也不能强逼一个生病的孩子上路。自然是准奏,还得打
虽然这“义子”多了,但钱宁的地位依旧是最特殊的那个。他算是“长子”,又原就是皇帝身边最亲近之人,官位也最高。
西苑又传出风声来,说皇上酒醉后枕着钱宁腿酣然入梦。这份荣宠可再没谁比得上的。
故此才有那宾客盈门的热闹场景,大家都是从“刘千岁”那会儿过来的,都晓得当今的脾性,晓得天子近臣的权力有多大。
而天上掉下来这么大块馅饼砸
管他心里清楚,宁藩那边儿一个劲儿的推小四公子太庙司香,皇上都没松口,却
但,那又怎样!!
“庶皇子”这名号,谁舍得不要?!
如今他
他直接升了千户,长子也得荫封锦衣百户,瞧瞧自家门前车水马龙,那权力富贵滚滚而来,这个“皇庶子”他为什么不要?
至于宁藩,他当初确实有将宝押
但,皇上既立了他这挡箭牌,那便是看不上宁府小公子。那一位,也就只能是宁王的一个小小庶子,他便也没什么可顾及的。
再说了,他是了宁藩的礼,可,也没少为宁藩说话呐。
拿钱办事,公平合理。
他日,也依旧只有宁藩求他的份儿。
钱宁这儿想得明白,等那边宁府苗先生登门时,他就把“皇庶子”的架子摆得十足。
张口闭口皇恩浩荡、自家忠心、谨遵圣旨云云。
苗先生气得七窍生烟,心里直骂小人得志,却也拿他无法,只能恨恨甩袖而去。
回了宅子,苗先生就将钱宁的言行一五一十都同小李先生说了。
不出他所料,小李先生果然暴跳如雷,又砸了不少东西,“不过个小泥鳅,还真当自己跃了龙门了?!这蠢货,正是给御史送菜呢。”
他烦躁的敲着案几,吩咐苗先生,“继续去找那些酸儒,不用花银子,就吹风,个阉竖的养子当义子可合他们儒家之道?让这些硬骨头接着上书去。”
苗先生心道,先前的弹劾还少了?就按这个弹劾的,还特地借着义子这桩提了皇储,奈何皇上根本不接口啊!
要论这根由,还不是小李先生走了一步臭棋!
他们原安排好后续几波跟着上书非逼着皇上认下太庙司香不可,没想到沈理一辞官,那些人立刻就被“帝王一怒”震慑住了。
那是尚书位,谁信有人会说抛就抛?
况且,真到官都必须抛的程度了,那一定代表着皇上的处罚会比贬官更严厉。
虽说富贵险中求,但都是官场老油条了,又有谁会
而民间,百姓都对一个“史上最短任期尚书”更感兴趣,尤其期间还夹杂上“尚书刚丢官,探花女婿就同尚书千金和离了”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豪门恩怨故事,谁还会讨论一个小小的藩王公子会不会太庙司香呢?
小四公子这呼声便几乎消失殆了。
而皇上前手撸了沈理的官儿,后手就了个阉奴的养子当义子,这态度已经摆得很明显了!
个身份上不得台面的作义子,说起来离经叛道,但其实同
想让他影响到传嗣的藩王之子,那不可能。
那些本就被沈理之事震慑住的朝臣,越
“参劾义子这事儿不能断了。让宗室几位大长公主、长公主那边,也该出来说句话。”
小李先生指着苗先生,道,“英国公府那边,也去找找人,只消
苗先生心道,别说张会现
真照小李先生这一步一步的,怕还得办砸。
苗先生心里拿定主意,便只虚应故事罢了。
小李先生根本没关注苗先生什么态度,兀自交代紧抓住太后娘家张家。
这种时候,正该太后出来说话的。
忽听得小李先生问,“张鏊这个废物,如今做什么呢?”
这位自诩算无遗策,是不会承认自己犯错的。
他的计策没问题,那就是执行的人办砸了——至此就常将“张鏊废物”挂
苗先生皱了皱眉,“他年节后一直告假,并没往翰林院去。现下街面上的一些流言,委实难听。我正准备着引一引,说一说沈尚书是一心为国,举荐小四公子,奈何奸佞迷惑圣主,沈尚书不忍连累女婿……”
沈理辞官,多少人盯着沈家呢,那和离的消息本就是瞒不住人的,张鏊立时就成了众人口中那当年百般巴结高官岳父、等岳父失势便抛弃
连带着,当年张鏊祖父张元祯那些钻营的旧事也都被翻了出来。
张鏊走到哪儿都被人戳着脊梁骨骂,索性告病也不去上衙了,只窝
苗先生本是十分看好张鏊,年轻,书的好,脑子够用,又有了探花身份,是可造之材,宁府
如今可好,小李先生一招臭棋直接将他助力统统砍断了,还泼了他一身污水,这还爬什么了?
故此想着帮着洗脱一二。
小李先生嗤笑一声,“你倒是替张鏊这个废物着想,糟蹋王爷的银子不心疼怎么着?”
苗先生脸色难看起来,“他到底还是探花郎。”说话间字音咬得极重,“祖祖辈辈都
小李先生却打断道,“没说不用他。”
他顿了顿,呵呵一笑,“他那皮相,这探花郎身份,倒可一用。建昌侯长女,不是还没许人家?”
苗先生一时没反应过来,晃了晃神,才讶然道:“建昌侯张延龄的长女?!”那位不还
因着意拉拢外戚张家,他们是将张家上上下下情况都打听个清清楚楚的。
“那位,得罪的是如今的德妃娘娘、还有杨阁老的千金,如今都过了花期张家依旧不敢将人接回来。咱们这个谋划,只是怕不成的。”苗先生是真怕了这臭棋篓子再出蠢招。
何止是得罪,当年之举算得上是谋杀了!
当初张家送这姑娘入济悲庵约莫只是避避风头的意思,反正年纪小,缓个一年半载的没人注意了再出来。
没成想那两位之后身份一个比一个尊贵,倒是张家圣眷大不如前,所以这姑娘也就只能一直
一年又一年,拖到如今直拖成个老姑娘了,张家也没半点提起的意思,可见忌讳。
小李先生不以为然,道:“德妃就是张家出来的,张家与沈家是姻亲,与杨阁老家也算得上是亲戚,况且张家还有太后,哪里是真怕了他们。当是这么多年没找到合适的结亲人选——
“张家倒是不怕那二位,旁人家未必不怕。寻常人家张家又看不上,这不就拖着么。想当初,寿宁侯府为甚挑了状元郎沈瑾作女婿?不过拿来抬他家声价罢了。张鏊这皮相,这探花郎的身份,必然对张家的胃口。”
小李先生似乎觉得自家这计策无比高明,击掌几记,笑道,“这张鏊舍弃尚书千金而娶张家姑娘,不正是说张家姑娘金贵吗?”
苗先生只皱眉不语。
小李先生咂咂嘴,又道,“张家没少
苗先生缓缓点了点头,确实,张家,未必会不乐意。只是……“只是,张鏊要是不乐意……这强扭的瓜不甜,要是再得罪了建昌侯府……”
小李先生登时便冷下脸来,“他不乐意?!张家别说嫡出的姑娘,就是庶出的姑娘,不是眼下这境况,那个废物就是没成过亲的探花郎也高攀不上!
“沈家如今
“你让他放明白些,”小李先生近乎一字一顿道,“王爷,不会留无用之人。”
苗先生背后也见了冷汗,勉强应道:“学生这就去同他说。”
小李先生挥挥手示意他快去办,又慢悠悠道:“你既与他交好,便好好劝他一劝,让他,多学学他祖父。”
*
弹劾义子的风潮一直出了正月还没刮完。
当然,这其中也不乏悄悄为宁府小公子摇旗呐的。
如南京十三道监察御史汪正等便疏言:“陛下嗣位九年储位尚虚,请择宗室幼而贤者一人置之左右,以代宗庙之礼,晨昏之职,皇子诞生,遣之归国。”
正月太庙司香这茬是过去了,可,还有“晨昏定省”呢!
这个不赶时间,天天都行!
“幼而贤”,偏就把那“幼”字放
若不是沈理刚刚丢了尚书位,这些人几乎就明说宁藩小公子就是现成儿的人选。
而先前一直没
传出来的话是太后望皇上以宗社为念,戒游佚,亲贤纳谏,勤政厚民。
但也有小道消息说,太后虽没说择宗室子弟,却也着实夸赞了宗室贤王。
皇上再怎么荒唐胡闹,可以不听贤臣的,却不能违了孝道,不听太后的。
于是,没两日,“听话”的小皇帝就下旨,褒奖了贤王周王,加了禄米,特地破格早早封了周王嫡长子为世子。
这位周王,是最早上书响应了宗藩条例的,而今捐粮赈灾、配合清丈田亩不说,还积极配合清查藩府花生、传生,上缴了这些人多年来骗取的宗禄,还妥善安排了这些革爵之人——
他依照宗藩条例重开了宗学,又向赵王看齐,又捐建学堂、医馆、工程学院,许这些无爵的花生传生子弟依喜好免费入学书,学得一技之长,以谋生路。
此举得到了文臣的一致好评。
可比那只告其他宗枝刁状却没啥实际行动的宁王更贤了。
而周王的儿子还是个奶娃娃,可比宁藩小公子更“幼”!
未几,一向不问政事的太皇太后忽然开了金口,向皇上求情,令崇王世子袭爵。
而河南也“适时”报上来许多崇王世子赈济灾民、捐资助学甚至捐军饷协助剿匪的善举来。
说起来,今年三月初一是先周太皇太后十周年忌辰。第一代崇王到底是周太皇太后亲骨肉,宪庙的亲兄弟。
皇上当即便下旨褒奖一番,命崇王世子出孝后即承爵。
论理,太皇太后这宪庙的皇后开口为崇王一脉说话,也
但,要知道,太后当年可是与周太皇太后不睦的,甚至
外戚张家与外戚周家更是打了许多年,直到周家两位爵爷都过世、家族渐渐衰落,无力与张家抗衡了,这才少了官司。
太皇太后此举,不免被人解出不同意思来。
多年来太皇太后都如同隐形人一样,
可她到底是太皇太后,辈分
皇上至孝,自是要孝敬母亲的,但祖母同样要孝顺。
如果还有人能压住太后,那便只有太皇太后了……
至于河南之地,什么时候冒出这么多贤王来,不少人都
先前沈理辞官离京,不少人是等着看沈瑞的话的。
不少人抱着各种目的参劾沈瑞,那拿了宁王银子的,更是直指沈瑞私交藩王、替藩王邀买人心,又暗戳戳点出第一代赵王那些意图谋反的事儿。
可还没等形成声讨沈瑞风潮呢,河南那边便快马送折子进京,说汝王也大手笔捐禄米赈济灾民。
朝廷立时就下旨褒奖。
要说赵王邀买人心意图谋反还说得过去,可汝王连个儿子都没有!说他也要造反,谁信呢?!
那些被打脸的御史给事中便又都把头缩回去了。
而这短短不到一个月里,河南又接连冒出贤王来,一个比一个贤,一个比一个对朝廷贡献大。
当然,不贤的,如赵藩的临漳郡王、汤阴郡王,郑藩的东垣郡王等,都叫沈瑞拾掉了。
好么,甭管他沈瑞这赈灾的官儿最终赈济多少人,单就敢朝宗藩动手、还能让这么多宗藩恭恭敬敬向朝廷低头,他就只会有功不会有过。
何况弄了宗藩这么多禄米,这赈灾也不必

但实际上,沈瑞却是头疼着各种事,比如药材交易市场,比如水利工程,比如剿匪,比如边关马市交易量下滑……
*
正月上旬,蒋壑带着大队人马抵达河南,与沈瑞汇合。
武安县沈巡抚一战成名,之后拾王府、剿灭匪寇端是辣手,宦官人家背地里称他“沈抄家”,绿林却送个绰号“沈阎王”。
而今手握重兵,更是显阎王本色。
他原就让人
当然,剿匪的事情不用他这个巡抚亲自披挂上阵,他主要还是升堂受理当地百姓状告郑府宗藩案。
想要查,宗藩违法乱纪的案子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,又有繁昌、庐江郡王“配合”,东垣王府自然种种罪证确凿。
若不是沈瑞执意必须有实证,繁昌郡王甚至想将郑王的死都栽到东垣郡王头上去。
这次沈瑞是只管审案判案,抄家的活计还是交给了专业人士——京中奉旨而来的锦衣卫千户汤兴。
这位是北镇抚司里论心黑手狠名列前茅的人物,无论是牟斌还是杨玉谁坐
但实际上,他暗中是王岳的人。
张会遣这汤兴来河南,既是图他这恶名用来背锅再好不过,任谁也弹劾不出更新鲜的花样来,也是因着用王岳的人,让皇上放心。
解决了宗藩问题,能迅速推进清丈问题,怀药的生产便有了保障。
清扫了马贼,也打通同山西泽州的运输通道。
沈瑞让杜老八、田丰
沈瑞又向朝廷申请,建立山西武学的附属医学堂,专门培养军医,制作用于战场的伤药,这药材供应,则将
两地推广种植药草,建立相应的药厂,地方上可以药草抵税,并给予一定优惠。
内阁对军医学堂的设置表示赞许,很快便获批,军医学堂的经费国库给出,配套药厂
大佬们认为朝廷肯承认药厂为军医学堂供药,就是给了药厂天大的荣耀与商机,就如同贡品一样。故此是一点儿费用不会拨给的。
至于抵税,大佬们也并不太情愿。
实际上,河南各府里,怀庆府虽土地不多,但占的税赋比重却是不小,朝廷不会轻易允许改变。
不过如今河南受灾,反正也是免了一年税赋的,内阁便表示税这桩事先放一放,明岁看情况再定。
沈瑞倒也不着急,等彰德府的药材交易市场起来了,按比例提高商税,引导粮食的流通,百姓生活情况转好,水利工程又能进一步提升地力增加亩产,则赋税不会是太大问题。
当然,那也是之后的事儿了,当前的紧要问题还是粮食的巨大缺口。
河南已连续几年受灾,就算藩府富户屯粮再多,也只能是一时赈济,难让这一省百姓挺到秋粮大批下来的时候。
沈瑞这边也是想一切办法,筹备粮米。
为祖上已故先人请封六品以下官爵、诰命为交换条件动员望族富户捐粮,以牛羊子粒为赏鼓励入社仓百姓抢种短期高产粮食,以河南药材为引吸引商户自外省运粮前来交易等等。
除却这些常规手段外,沈瑞还早早派人往登州去叫金玉珠设法联系孟聪,看能不能从海外再弄些粮食来。
虽是远水接不了近渴,但只怕这一二年河南都将是缺粮的,无论是哪里的粮米,都是多多益善。
当然,无论是哪里想运粮进河南,都需要河南地面上太平才行。
因此沈瑞蒋壑议定,要兵分三路。
周贤往河南府去剿矿盗,高文虎与蒋壑则先清了开封府匪盗,再分头往归德府、汝宁府去。
归德府紧邻山东兖州府,沈瑞出京前特地请旨将丁焕志放
丁焕志也深谙其意,这几个月也没少为沈瑞张罗物资。
当年高文虎往山东曹州所剿匪寇,便是自归德府流窜过去的,这边的境况他颇为熟悉,故此他将往归德府去。
而汝宁府与湖广、南直隶相连,离江西亦近,向南可遏制江西兵北上,向东又可迅速护卫南京。蒋壑又曾随父亲
相比起来,矿盗比马贼更难对付。
马贼虽四下流窜机动性强,但总归行踪可查,大军压去,天罗地网,便无所遁逃。
矿盗却是都
地方官员推诿诉苦说的都是这一套。
“咱们粮草运得艰难,那些匪寇的也不会容易到哪里去。”分兵前,蒋壑召集众人一起商讨作战计划时,周贤如是说。
“受灾了这么久,金沙铁砂都当不了饭吃,他们既能挖出来,就得换成粮食。”
他看向沈瑞,道:“我
沈瑞微微颔首,他身后的田丰立时行礼道:“大人放心,小的们已是
田丰顿了顿,环视一周,道:“只怕与地方上有些牵扯,不那么容易查清,料理起来也……”
周贤看着面无表情的沈瑞,心下一哂,晓得不过是沈瑞借下头人之口说出来罢了。这河南地面上哪里还有沈抄家不敢拾的人。
皇上派自己来河南为的什么,周贤是一清二楚,否则也不会主动要求去劝汝王。沈瑞又没
因此,周贤很自然的接过这话茬,道:“皇上派我等来,不正是为了荡清地方,勿论查到什么,田壮士你只管上报便是,若有知法犯法、包庇盗匪者,国法难容,吾等绝不姑息。”
又向沈瑞道:“还请巡抚大人下一调令,让廖公公过来,这边矿监,还需廖公公协调一二。”
沈瑞颔首道:“我已着人去请廖镗过来河南府了。”
这矿盗不止有宗藩的势力插手,地方上的矿监税监等内官必然也没少参与。
对付内官,自然要廖镗来镇。这把刀,沈瑞如今已是用着十分顺手了。
杜老八瞥了眼那边角落里的万东江,拱手道:“某有个,不大上得台面的主意。”
因着这是张会的人,周贤颇为客气,道了声请讲。
“诸位大人有所不知,直隶地方上有些府县,能缉盗的人手忒少,有时候是靠海捕文书悬赏花红,总有些有本事的人肯吃这口饭。”杜老八道。
“有时候,就是逮着个道上的,并不立时处置,只关着,吊着,让他手下兄弟家人亲朋去逮旁的贼,逮着了,就或多或少给牢里这个免些罪。再如法炮制新逮着的这个……”
周贤意味深长的看了杜老八一眼,道:“这倒也不失是个好法子。既然直隶一直这般做,也算得是成例。只是,起头的那一个却也不好逮罢。”
杜老八给万东江使了个眼色,万东江才有些拘谨的起身道:“小的认识些三教九流的朋友,常能听到些江湖纷争……”
周贤闻弦知意,笑道:“若是有人愿意向善,戴罪立功,虽不能说既往不咎,却也会从宽处置。招安亦不是不可,只要手上不曾有罪无可赦的大案,军中素来敬血性汉子。”
说着又看沈瑞。
沈瑞只道:“周指挥使惜才,是将士们的福气。”
周贤道,“大人过誉了。那些罪大恶极的,去修河堤修路,算得是以为百姓、为地方造福而劳作赎罪。有些或被裹挟,诚心悔过,又有些功夫
他顿了顿,“原听闻登州民间组织了青壮沿海巡护,如今河南府山高林深,亦易
沈瑞也不是没想过弄些马贼去草原,做个奇兵。
只是一则这事儿涉及武装力量,总归是有些敏感,沈理的事他也不免受到影响,这阵子被弹劾得多了,实不愿送新的话柄到御史手上。
再者,如何驾驭这样的人,也是门大学问,一个不好,这些人的刀就指不上落
沈瑞微一沉吟,道:“只恐野性难驯,需得从长计议。若有这样的人,先留下,我这边已请杜当家过几日去少林交涉,请些少林俗家弟子来帮忙。届时有这样弓马娴熟的青壮,可交到少林弟子手上,帮着训一训。”
周贤道了声还是大人想得周全,却又道:“只盼边关能多太平些时日。”
却是暗示边关未必能等得这些人被训练好。
去岁牛羊甚至马匹骤多,有心人都会关注一二。
周贤已是寿哥心腹,又与淳安大长公主府交好,不难知道边关境况。
沈瑞心下一叹,口中只道:“快刀虽利,然若伤了手,得不偿失。”
周贤便也不再言语,岔开话题,又与杜老八、万东江去商讨扫荡坐地销赃富户、缉捕矿盗的详细计划。
*
对于边关,沈瑞也是头疼。
前世历史上,正德九年、十年,鞑靼都曾大举入寇。
去岁重启马市时,沈瑞一心想着用马市的利益拖住鞑靼脚步,为大明多争取几年时间。
李延清那边的武器研究进展迅速,京卫武学山西武学也
沈瑞一直与丛兰、沈珹保持着密切联系,庞天青那边也会不时来信相询,因此他对马市、对边关的情况知之甚详。
但到底
对内,沈瑞可以提高粮食购价防止谷贱伤农;可对外,他没立场、也不可能要求大明商贾提高牛羊购价来保护草原人民的饲养热情。
因此也只能另辟蹊径,积极拓展交易物品种类,让鞑靼觉得有利可图。
可千算万算,没算到草原这场旱灾。
如今天冷,许是还不太明显,等到三四月间春回大地,便能看出端倪,不必等秋高马肥,就可能会迎来一波扰边。
到时候朝中必然又要叫嚷着关停马市。
可现
盐铁有定额,茶再好也顶不得饿,还有什么能安抚草原的……

蓝田。
去岁刘瑾倒台后,被刘瑾陷害贬谪抚州的蓝章得以平冤昭雪,回京任都察院任右都御史。
沈瑞后来
这位七岁能诗、十六中举的少年神童才华横溢,只是时运不济,又逢奸人作梗,屡试不第,如今已是三十有七了。
今年本是最好的时候:对头刘瑾倒了,他父亲起复成了新贵;
他师父是首辅李东阳;
他与阁老杨廷和的儿子乃是同门,相交莫逆;
因蓝家
他本身又有大才,不说必然鼎甲,总归会是榜上有名。
可正值会试之期,蓝田却出现
沈瑞听人通禀时候吃惊不小,不知京中出了什么变故。
当然,若与自家有关,张会那边早该快马过来送信了。
不过即便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,他也不敢掉以轻心。
当年沈瑞没少跟着大舅哥应酬文会,与蓝田多有来往,他深知此人最是直爽,不喜绕弯子,因此迎了蓝田入后衙,便直接引入密室,细问京中情形。
蓝田摆手道:“不必担心,是我父亲想参宁王,又想整顿盐法,怕我参加今岁春闱时被人利用混淆视听,故此让我再等三年。”
他自嘲一笑:“左不过也等了这许多年,哪里又差这三年。”
沈瑞也不由叹气。
沈理南归并未来河南见他,只让心腹捎了厚厚一沓信,仔细与他分析了京中形势,让他
张会那边时不时送来的消息也表明,宁藩对小公子入嗣这桩事并没有死心,将会卷进去更多人。
蓝章如今要直接对上宁藩,自然要做好万全准备,将可能被攻讦的隐患都解决掉。
只可惜了蓝田这样的才华。
沈瑞一时也不知道该安慰他点儿什么好,只得转移话题,又问他此来河南目的。
“我多少懂些医理,老师让我过来,看看你所说的那军医学堂,还有药厂。”蓝田笑道。
沈瑞眼前一亮,瞧了瞧蓝田,试探着问道:“蓝兄可是要往首辅的四夷馆去么……”
蓝田道:“听老师提起过此间情景。‘有事,弟子服其劳’,不过我所能为老师分忧罢了。”
又笑道:“我那堂叔父也指望我将蓬莱书院开到河南来,听闻如今河南正兴起开医馆,我看倒是先开一家蓬莱医学堂才是正经。”
沈瑞不由大喜,蓝田是那种经史子集、天文律历无一不的全能型学者,又随其父
蓝田既答应留下来,便很快进入角色,将他这一路上所想医学堂、药厂规划一一说了出来。
末了又问沈瑞道:“我听庞子阔说了边贸种种,他说你们
草原生存全靠牛马,兽药确实是草原急需,且是将长期、大量需求的。
正常给人用的药品当然也是有限额的,毕竟也算战略物资的一种。
但兽药毕竟有所不同,人畜皆可用的那部分制为粉末、丸药等成药,便能有效防止再度被制成伤药了。
沈瑞轻叹道:“想
大明因有马政,因此早年是十分注意兽医这块的。
洪武二十八年曾规定:“民间每二十五匹种马(永乐以后改为五十匹)设一兽医,由农家挑选聪明俊秀子弟二、三人学习,定业一人,如医治无状则撤换。此外,每州设兽医二人,每府设兽医一人,无品阶,到年终更换。”
然随着马政逐渐败坏、各地财政日益紧张,兽医们是干着最累最忙的活计,却常常被克扣月银粮米,生活得不到任何保障。
即便是
如此,
当初登州多山地,并不适宜养牛马,兽医也不多,后沈瑞推海贸,登州自辽东大批购入牛马,陆家办事向来周详,兽医也是给配齐的。

故此
直到来了河南,还是接连受灾后的河南,他才
沈瑞叹道:“我已向京中请旨,看能否调太仆寺、苑马寺中懂兽医的人过来好生教教本地兽医。也让人往山东去寻高明兽医了,只是路途遥远,这一来一回,耗费时日良多。等学成再制药……”
那就不知道耽误到猴年马月了。军情不等人呐。
说罢,沈瑞目光灼灼盯着蓝田,他既然提起,应该是已有腹案。见他听自己说完,仍一派淡然模样,便忙一揖道:“还请蓝兄教我……”
果然,蓝田笑着双手扶他,道:“恒云客气了。我也过些牛马经,或可帮着和本地兽医们切磋一二。”
(本章完)
_ad_hf();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
_ad_bottom();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。